《在淤泥中而不染》~《詩篇一一九9-10》黃天逸傳道
「少年人用甚麼潔淨他的行為呢?是要遵行你的話。我一心尋求了你,求你不要叫我偏離你的命令。」
*********************************************************
這並不只是一篇「少年人」才要明白的道理 …
執筆之時,查看其他譯本對這兩節經文的翻譯,想必對我們理解其中的信息更有幫助:
1. 「少年人用甚麼使他的行徑純潔呢?就是要照你的話而謹慎著,我一心尋求著你;不要叫我差錯、偏離你的誡命哦!」《呂振中譯本》
2. 「青年怎樣才能守身如玉?那就只有遵從你的言語。我要用我整個心尋覓你,不要讓我錯行了你諭旨!」《思高譯本》
這或許是一個挺有趣的發現;按照(1)、(2)譯文中的意義,詩人似乎不是要說明「用甚麼」去「潔淨」這「少年人的行為」(好像用甚麼以洗淨污穢的衣服),「行徑純潔」、「守身如玉」才是詩人真正的呼籲。若後者的理解是正確的話,則詩人在這裡的重點不在於「潔淨」,卻在於一個對「少年人」一生的呼籲!
若是如此,則這兩節經文就絕不停留在「少年人」的光景之中;持定一生的純潔、堅守對自己並且對上帝的忠誠、不偏離誡命,讓自己的一生都能清潔無所沾污,使我們從「少年人」開始就已經有這立志,以至整個生命成長的過程都流露著這份堅持與執著,這才是《詩篇》一一九9-10所要傳遞的意義。
試問:詩人的呼籲又豈會只是對「少年人」的勸勉呢?
翻閱報章,發覺現今很多社會的問題都圍繞著青少年而來:青少年暴力與性罪行上升的趨勢、校園吸毒問題、援交少女現象,甚至集體行劫 …,這些在過去被視為成年人的問題,今天彷彿成為了年青一代的「普遍生態」。
在社會上青少年的問題日趨嚴重之時,我們固然仍然可以對我們教會裡的青少年有絕對的信心。然而,困擾著今天我們教會的又是甚麼?我們這條防線正不斷的面對著試探、衝擊與挑戰;值得我們思想的是:如何使我們年青的一代在面對社會文化的衝擊之時仍然站立得穩?以下兩方面或許值得我們深思:
1. 確立家庭教育的必須性
信仰生活若僅僅只在教會裡實踐的話,效果必然有限的;詩人提醒我們:要「行徑純潔」、「守身如玉」,第一步就是要「照你的話而謹慎著」,這明顯是對整個生命的要求 – 活出被上帝話語所導引的人生。如何使今天的年青人有著這一種生命?其中的一個關鍵,就在乎我們的父母如何成為子女的榜樣了,意思就是:並不單純灌輸生活的知識、提供物質的需要,更加上信仰上的教導、體驗和經歷(參:申六4-9)。如何使子女愛教會、愛基督?答案就是作為父母者在子女面前有沒有真正愛教會、愛基督的生命!父母的責任並不只是「帶」子女返教會,然後就將一切要辦的事交給主日學老師、團契導師,甚至傳道人。我們確實需要配合 – 讓家庭教育與教會的牧養教導能彼此配搭,更重要的是互相支持。
2. 堅信教會生活的重要性
除了家庭教育外,基督徒群體的生活也是十分重要的。教會縱然不是十全十美的地方,然而,在這裡大概也能確保了信仰與價值觀的純全正直。對比社會上的五光十色,教會的生活無疑未及外界的多采多姿,但想深一層,我們大概也明白到:教會實在並不是靠這些「賣點」以討好別人的。有時候我們掙扎於教會與潮流的結合,以為這是吸引人聚會的元素;然而,許多時候我們卻忽略了教會在整體社會中的獨特性。無可否認,挑戰也在於 – 在豐富多姿、五花八門的選擇中,教會生活到底是否仍然佔據著我們首要的位置?我們是否從開始、直到末了,還是那麼的喜愛上教會去?詩人說:「不要叫我差錯、偏離你的誡命」,今天教會信徒第一步的「行差踏錯」往往就是我們鬆懈了對於返教會的堅持呢!
「在淤泥中而不染」- 在乎的乃是:教會、家庭及個人三方面整全而互補的配合。求主幫助我們,即使在「淤泥」中、還保持純全正直、聖潔無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