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的家庭 – 蔡紹英
一個完美的家庭應該具備甚麼條件?大家族般人材濟濟、還是三數個的小康家庭?無論大家庭還是小家庭,想必每一個兒女心目中,一個温暖及理想的家必有數種條件:愛、溝通、互相體諒及犧牲。能擁有這些條件的家庭,是維繫上下兩代感情的主要骨幹。
自小生長在小康之家的我,幸運地能擁有以上數種條件。父親雖然是一個思想傳統的人,但他的行為,也足以影響我們三兄妹的行事處世為人之道。父親是家中的獨子,繼承了祖父的人生哲學、並且流傳至我們這一代。「禪前滴水、點滴在心頭」是我們其中一個家訓,教我們不要忘本,要記著祖先及對我們有恩的人所做的一切。父親是一個極重視家庭的人,十分喜愛與我們溝通,若家中有重大事情發生,總會召開家庭會議,共商對策。不過,因為維持家中生計,由六年前開始,家庭會議召開變得寥寥可數。這正是能有温飽的家庭中所付出代價吧!雖然彼此溝通時間已經沒有兒時般這麼多,但卻在那段時間建立了一種連繫兩代感情的基石。回想兒童至青少年發育年間,他一直伴在我們的身旁,沒有離開這個家庭。當天他放棄了高薪厚職的職位,留待香港發展,那份犧牲卻換來了我們三兄妹能繼續升學的主因。在當天人生低谷時期,有雙親在旁鼓勵,是每個子女渴望父母能為自己做的事,當中的愛、關心及包容,使我二位哥哥能成為一個有用的人。
互相體諒是兩代必需學習的課程,有時候,我亦不明白及了解父母,但我卻學習不要埋怨;作為子女,對於父母處事、行徑、工作要學會尊重;可能自小灌輸一位尊敬長輩思想言行,有時候真的敢怒而不敢言。不過,遇上冤屈的地方,有道理而温和溝通,卻能解開彼此積怨。互相尊重對方,站在對方立場看對方,是維繫親子之間的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