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年以來》譚漢陽傳道
10月26日教會祈禱會,雖然人數不多,卻是一趟充滿感恩之旅,因為我們一行6人,在詩歌敬拜後,我們去了教會以前不同堂址緬懷和禱告。
最早的堂址是1951年開始的發祥街11號,現在是家家發大廈,據梁永泉牧師所說,原有建築物早已拆了,家家發大廈已是第二次拆了重建的大廈,事實上,家家發大廈入伙時,我們已自立的分堂和平堂,曾購買地下鋪和一樓作為他們辦公室和團契聚會地方,現在一樓是一間教會。那個時代聚會的弟兄姊妹,有些已移民海外,有些已安息主懷,張孝恩夫婦也是這個時候來活泉堂聚會。張先生在10月27日晚的活泉弟兄聯盟,特意帶來40年前活泉堂弟兄團契的相片給我們看,鼓勵在座弟兄彼此相交的美好,令眾人大受感動。
接著我們去了東沙島街蘭香閣旁,樓上便是活泉堂第二個堂址,許多活泉堂的中堅份子在這個時候來教會聚會,包括伍渭文牧師、梁牧師、李恩泉牧師等,據何劉少媚姊妹說,當時地方雖小,卻很有家的感覺,大家的關係都很親近。
1985年活泉堂在盧炳照牧師帶領下搬進營盤街光華樓二樓,地方面積大概二千呎,我太太敏婷就在這裡度過她的中學歲月,當然亦有很多年青人返活泉堂,包括我們今天許多執事、導師也是在這裡成長。
2000年我們搬進了現址海旭閣一樓。當時我們很雀躍,因為之前我們花了很多時間討論不同方案,去不同地方研究,甚至因一個地方在會友大會上出現一些爭拗,各為各的原因堅持己見,在當時職青的我看來,大家有點激動、浮躁,我記得郭玉蓮姑娘(當時她仍未讀神學)站起來,她說仍未看到在尋求地方上同心,她建議擱置考慮當時建議的地方,大家都十分認同,之後,我們沉下心來等候神的帶領,看了幾個地方都不合意,最後海旭閣建成,大家都去看,然後一致同意,見證神美好帶領我們的時間。3年,崇拜人數由140升到200人,7年,我們還清了海旭閣的貸款,並租用恆邦大廈2個單位用作兒崇之用。
2011年,我們租用西岸國際大廈7樓作為副堂,用作兒崇、幼祟和主日學的用途,也藉此接觸社區,6年以來,兒崇、幼崇都喜有人數的增長,3年功輔班,也幫助我們開始了中學團、青崇、高小團。最近3至4年,教會財政出現赤字,我們要想,神要活泉堂每一位弟兄姊妹學習甚麼?
下星期我們有堂慶祈禱會,我們感恩,因為神帶領我們一步一步走到今天;我們仍要仰望等候,看看神帶領我們走向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