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新年遇著「情人節」》郭玉蓮姑娘
兩三日前(即2月14日)是西方的「情人節」,那日又是中國農曆年初五,真是喜慶上加喜慶!西方「情人節」本來稱為「華倫天日」(Valentine’s Day),它的準確由來已經無法考究,總之就是在該日向人作出「愛」的表示。由最貼身的家人(包括父子、婆孫…)到上司下屬,或是朋友…都會送禮物來表達互相愛護的情誼。但不知何時起,這個「情」收窄了,變成只是戀愛中男女的玩意。
農曆新年,又稱為「春節」,是華人社會的大節期,家家戶戶都團聚一起,就算在外地工作的,也會從老遠趕回家鄉與親人過節,這是親情的吸引。在「春節」最後一日,是農曆正月十五,是新一年的第一次月圓之日,稱為「元宵節」。傳統上在這晚有「燈會」,男女老幼在此有慶祝活動。但不知何時開始,這個「燈會」的作用被收窄了,變成青年男女交往的「中國情人節」。
無論西方或中國,原本是大地恩情的節慶,隨著時代而轉移縮窄為男女浪漫愛情。也許是出於商人的生意頭腦,大力將這些節日商品化。然而,這些節日背後的意義,是反映古往今來,不分中外,人類對「愛」的渴求。
圍繞於情和愛,讓我們看到很多豐盛生命的動人故事;也看到不少悲劇和邪惡的事件。在這男女交往既輕易又頻密也必要的時代,我們是否要正視「情愛的教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