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學業」以外的事情》黃天逸牧師
近日讀到一篇報導,提及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與理工大學用了三年時間研究現今中學生的情緒問題,並對將軍澳、觀塘及黃大仙三區其中16間中學作問卷調查,在超過12,000名受訪的中學生裡,約62%有輕微至非常嚴重抑鬱的徵狀,覺得自己是失敗者。此外,有47%受訪者感到焦慮,另有5%學生經常焦慮,其中近半學生近乎每天或超過一半日子想自殺或自殘,4.8%學生又曾濫藥。報告又指出,隨著年級上升,焦慮與抑鬱的徵狀日益嚴重。
此外,中文大學有研究指出,有「怪獸家長」將子女的表現視為肯定自我價值的「成績表」,結果因為子女表現未能滿足期望而飽受困擾,甚至萌生自殺念頭。「贏在起跑線上」不單是各式各樣學習班、興趣班等的宣傳語句,更儼然成為了新一代父母教育子女的目標,然而,近日卻有不少調查反映,父母為了「贏在起跑線上」,卻落得「輸在終點站」的結局。
筆者絕非要透過本文否定「學業」的重要,只是在想:到底孩子們在學業以外,還有甚麼需要呢?
有一次在街頭流連,碰到了一群看來剛去完學校旅行的學童乘校車回來,他們就在我旁邊落車。一位年約7-8歲、大概小學三年級的孩子滿帶笑臉地從校車下來,站在旁邊的筆者也禁不住被他的孩子氣所吸引,當他走到那位站在車站等候的母親面前時,筆者的眼光隨即轉移,見到這位等候兒子的年輕母親一臉嚴肅,若非旁邊有傭工陪伴著的話,還以為這位是學校的訓導主任呢!
筆者見到孩子走到母親的面前,笑了一笑,這位母親說了一句話(仍然像訓導主任一般的姿態,但筆者卻聽不到她在說甚麼),眼前這位孩子的笑容頓時收起來,甚至有如軍人一般雙手在後、肅立在長官的面前一樣。結果,筆者就在街邊呆呆地觀察了幾分鐘,也正就這幾分鐘,一位原本陽光燦爛的孩子,卻在瞬間成為了「士兵」,甚至旁邊的同學呼喚他的名字,他彷彿也是聽不到一樣,然而,筆者卻見到他充滿了一份很想過去與同學一起歡笑的眼神呢!
筆者盡力地控制自己對這位小孩子的偏愛,同時又禁止自己對眼前這位母親作多餘的批判。只是,眼前這一幕,加上了各方調查報告的報導,因而觸發了筆者對於孩子在「學業」以外,作為家長更值得思想的事情。
以「品格要求」取代「學業成績」
筆者成長的階段,父母都著重孩子的品格塑造。因此,若有甚麼「行差踏錯」之時,接受體罰實在所難免。然而,在筆者的記憶中,卻不曾因為學業成績差劣而換來父母的指責與懲罰(筆者向來並非成績優異的人)。「學業成績」向來並非父母首要關心之事,家中的兄弟姊妹沒有一個能考進大學,但今天每個人都有美好的發展。
筆者的分享,絕非輕看「學業成績」的要求;只是我們都要想想:甚麼才是孩子們成長過程中最要學得到的?筆者也曾從事教育工作,說實話,「名校」並不是品格質素的保證;生命的教育,從來比一切都重要的。在學校裡,孩子們須要一群有心志教育工作的好老師;在家中,他們須要父母的榜樣作為個人成長的參考和指引。
以「欣賞鼓勵」取代「批評指責」
近代的親子教養觀念與往昔不同;昔日,家長們多採取嚴苛的態度對待子女,當然,「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然而,今天卻有不少家庭治療學者指出:對子女的「欣賞」和「鼓勵」,更有效地激發子女從錯誤中改變和持續不斷成長的動力。
有云「天下沒有不是的父母」,筆者也認為「天下沒有不犯錯的孩子」。然而,「錯誤」和「失敗」所換來的是「批評指責」,抑或「包容接納」?與其作一位嚴厲的軍官,倒不如真真實實地成為孩子眼中充滿恩典的父母。
以「親子時間」取代「補習時間」
有機構調查6-12歲子女的家長,發現98%家長有為子女安排補習班及興趣班,然而,親子遊戲的時間卻越來越少,其中更有六成父親每日平均只有不足30分鐘親子遊戲的時間。毋怪乎,家長與子女的關係日漸疏離,以至作為父母者,難以明白子女真正的需要之餘,所要承擔的經濟等各方面壓力卻日益增加;相反,作為子女的,也無法得到父母在情感上的親近和聯繫。結果,雙方都處於一種不安的關係之中,難怪家長與子女的關係糾纏難解、衝突的情況看來也是越來越多。
筆者沒有兒女,盼望以上所講的並非一套「方法論」;深願各位父母能花一點時間讀完此文後再仔細想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