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絆跌父母的石頭》 郭玉蓮姑娘
現代父母都知道要多與子女溝通,但溝通背後必須要有正確的觀念和態度才行,否則,越多溝通就越不通。介紹一篇很好的文章給大家,是《天倫樂》166期內的專題文章「親職路上的石頭」,作者是蔡舒琪。現撮錄其重點:
1)育兒絆腳石
許多父母口中說「只要孩子健康快樂,就心滿意足」,但看看現今家長做在孩子身上的,卻又有點「口是心非」。原本守著單純的信念,給孩子計劃簡單生活的家長,都因受到其他家長的感染,漸把孩子的生活複雜化,生怕孩子在幼兒時期未能及時掌握一技之長或實踐全能教育,便會一世落後於人,一生難有出頭天。
2)甚麼對孩子「最好」?
為人父母都想把「最好」的給子女,但何謂「最好」?答案反映在我們的價值觀裡。是學術成就,還是心靈培育?是比別人早兩年學識寫個「馬」字或串出「kindergarten」,還是他能保持對學習的興趣和自主學習的能力?「不要輸在起跑線」的現代育兒概念,作者並非要否定其重要,然而,假如父母單單為了要孩子過充實(其實是繁重)的學習生活,而折騰著彼此的生活和心情;又或者努力發展孩子琴棋書畫泳等能力時,忽略了孩子在「身、心、社、靈」的均衡關注,那值得嗎?
3)父母絆腳石
事實上,需要健康和快樂的,又何止是兒童?有謂「喜樂父母快樂兒」,為人父母的你,此刻是身心俱疲,或是喜樂滿足呢?須留心那些會在育兒過程中給我們帶來歉疚和挫敗的思想和習慣,都是親職路上的絆腳石。
4)好好面對個人限制
老實說,為人父母的那份內疚、無助和憂慮,間中也會來造訪,我們要不時提醒自己,切勿把孩子的需要看得比自己和伴侶的需要更大。要知道,你跟配偶的關係會大大影響孩子的成長。你給孩子最大的禮物,就是一個融洽和諧、滿有愛和歡笑的家。不少父母完全漠視個人內心的需要,肉身不斷為孩子付出,內裡卻貧乏,心靈質素捧零蛋,長遠對孩子的成長有直接的影響。
5)禁忌絆腳石
世上哪有完美的父母?我們都是在錯誤中學習。自我反思、不斷閱讀、聽取意見等都是學習的途徑;然而,有些家長卻固步自封,以為做好親職靠天分,更把困擾藏在心裡,覺得家醜不外傳。在教養路上,你曾覺得孤單、乏力、無人明白、徬徨…?你覺得你的困擾難以啟齒嗎?有時,過度的顧忌和考慮,反而成了解決問題的「絆腳石」。
6)找得堅穩踏腳石
既然神已經讓你成為孩子的父母,祂定會同時賜予所需的體力和智慧,助你應付種種的挑戰,給你穩步向前的踏腳石:(1)安靜主前,尋求神在孩子身上的旨意。(2)夫婦同心訂下教養的目標,按實況不時調整對孩子的期望。(3)坦然承認自己的不足和限制,虛心向人、向神求助。(4)竭力維繫家庭各人的身心靈健康,好讓家庭榮耀神。
盼望做父母的肢體將絆跌人的「石頭」,變成建立孩子生命的「磚頭」,以致親子關係親密融洽,家庭成為保護孩子的「堡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