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成長中的「正面建立」》 黃天逸牧師
在個人成長的過程中,生命的建立除了物質上的需要和知識上的學習外,其實更重要的、乃是心靈上的滿足。曾經有一位單親媽媽,因偏愛小女兒的緣故,常常忽略大女兒的需要,每天只將自己與小女兒晚上吃剩的飯餸放在冰箱內、待回家後的大兒女自行處理;此外,每逢週日定必帶同小女兒到教會去,並且在人前不斷讚賞小女兒的乖巧,而與大女兒的關係卻越見疏離。結果,導致大女兒的行為問題日益嚴重;一天,這位大女兒在外犯了偷竊罪,母親到警署辦理保釋時,痛罵女兒的不是,這位女兒不停飲泣之餘,最後只拋下一句:「你從來沒有關心我、沒有理會過我!」。心理學家指出,「讚賞與肯定」(Recognition)、「個人的成就」(Achievement)及個人能感受到自己「存在的價值」(Being),乃是建立並肯定自我價值的三個重要元素。到底這三方面如何影響著我們個人的成長?
讚賞與肯定
不少父母為了使兒女學習謙厚,甚至以為過多的讚賞會有「讚壞」的可能,因而刻意地將對兒女的讚賞埋藏在心中。然而,更有不少時候父母非單不欲表達讚賞,甚至認為批評是可以令孩子從中成長過來的,因而導致孩子在成長之中得不到應有的讚賞和肯定。當然,亦有父母因為不善於表達、情感流露受到了限制,以致當兒女做得好時、也沒有多大的讚賞,使孩子的成功經驗沒有被進一步的強化。
事實上,從其他人而來的讚賞和肯定,在個人成長中是十分重要的,它不單能夠建立自我的價值,同時能有效地更強化了我們繼續成長與發展的自信。尤其當這些讚賞和肯定,若是來自我們成長過程中身邊重要的人物時,對我們個人的成長就更為重要。
毋忘記「讚賞」與「肯定」既有助強化孩子的正面行為,同時,它們也是自我建立的重要元素;假如父母都能夠不吝嗇於對孩子多一點讚賞和肯定,那麼,就能為孩子的成長添加更多正面的能量。
個人的成就
所謂「成就」,大概更好的理解應為成功的經驗。當然,「失敗乃成功之母」;然而,屢屢的失敗之餘,若是得不到鼓勵和機會的話,這不單會打擊士氣,更隨時動搖了我們對自我的看法和價值。
一位將要結婚的男士,分享自己心靈裡面的軟弱時,談及自己成長之中的失敗經歷 – 中學會考失敗後,父母卻執意要將自己送到國外學習;由於大學時期無心向學,成績一落千丈,雖然已多讀兩年,但無論如何也是無法取得學位,因此惟有回港思想前路。由於對所讀科目缺乏信心,因此輾轉到了一所與自己大學所讀學科毫無關係的機構工作。十年過去,上司對其工作的評價是「不及格」;雖然自以為很努力,但另一方面卻認同上司的評語,於是惟有離開這努力了十年的崗位。現在,他即將進入人生另一階段,擁有自己的家庭,然而,在輔導過程中卻並不像其他新人般喜悅,倒卻三番四次詢問未婚妻何以要下嫁給自己 …
我們需要有成功經驗,這不獨是因為名聲或者某種形式的回報;事實上,個人的成就固然肯定了我們所作的一切,但同時又標示著我們能夠繼續往前走的路徑,並且更能增加我們的自信心、成為我們在失敗之中能重新出發的動力。作父母的若能明白這一道理,必定更加能夠幫助孩子的成長、建立自我。
存在的價值
所謂「存在的價值」,常連繫於個人的需要有否被重視與看見、是否都認定自己存在的本身已具相當的意義和價值,並且在成長過程中,又是否得到我們主要的依附對象積極的回應。
正如文章開首所提及的大女兒,事實上,對她而言,父母的離異已帶來了很大的打撃,特別是過去多年來一直得到父親的保護和關注,故此對於父親的離開更是心痛;假若母親能看到這方面的需要,設法填補大女兒的失落、建立一家三口的親密聯繫,或可避免大女兒的問題。然而,被忽略、遭拒絕和否定,這固然帶來了很複雜的問題家庭問題,但最終只會使大女兒失去了自己在家中、甚至在母親眼中的存在價值,失去了健康成長的動力,試問又怎能建立起健康的自我觀?
總 結
生命的成長確實沒有甚麼奧妙之處,一切都在乎我們是否願意如此行;我們期望自己的下一代能夠有怎麼樣的一種人生觀、並且如何走向成熟的道路,也在乎我們提供一個怎麼樣的成長空間。毋忘記這幾個重要的元素,我們就可以為下一代做得更多、也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