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成長中的「內在運作模式」》黃天逸牧師
根據John Bowlby的依附理論,我們便明白到個人從早期與主要照顧者的互動經驗中,建構出一種對自我的看法(如:我是否有價值)、和對於別人的看法(如:別人是否值得信賴),並且會按著這種認知而發展為一個穩定的認知基模(schema),稱為「內在運作模式」。Collins指出,這是一種從現實世界處境中所概念化出來的自我認知框架,是我們應對這處境的策略和機制。此認知模式會將早期從依附經驗中所學習得到的自我與他人的概念持續應用在日後生活中,因而影響日後的人際關係與人際互動表現。
一位年近四十歲的男士在分享到自己的社交生活時,因為覺得自己沒有甚麼吸引別人之處,以致許多時候在人群中選擇隱藏自己。在他的分享中,多次提及自己的不好 – 其貌不揚、學歷不高、性格孤僻、欠缺魅力 …。後來有機會了解其成長背景,知道他的父母痛愛弟弟,卻對他嚴厲苛刻;因此,從小時候開始,他在原生家庭裡已經有很多被拒絕、被否定的經歷。然而,即使如此,但在他分享的過程中,不單沒有流露出任何對父母的憤怒,反之,卻多次表達心中對父母的歉意,認為自己始終做得不好,辜負了他們的心意。毋怪乎,這位男士雖然渴望能有親密的關係,但另一方面卻害怕親密,因為他認為自己根本不可愛、也不值得別人愛護。
「內在運作模式」是「我」用於理解「人」、「我」關係的一個人際互動理論,當「我」進入一段新的人際關係或是面對一個新的人際互動情境時,其所表現出的人際互動行為與心理感受都會受到「內在運作模式」的影響。
「矛盾型」的人在成長過程中建立起一種潛藏的信念,以為自己沒有價值之餘、別人是不值得信賴的;他們一方面渴求想要有親密的關係,另一方面卻又害怕被拒絕,因此,許多時候使自己周旋於患得患失的情感交戰之中,以致在人際關係上缺乏安全與信心。「逃避型」的人卻在外顯行為表現出獨立而不依賴人,因他們在成長中建立起一種內在的信念,以為自己不可愛、不完整,甚至認為自己不好,但同時又認為別人不能被信賴、自己其實並不需要親密感,因而在人際關係上顯得抽離而退縮。
我們的「內在運作模式」既然如此地影響著我們的人際關係,那麼,如何能使這種「矛盾」與「逃避」、變得「安全」而穩定?
心意更新而變化
既然我們的「內在運作模式」是受著成長過程中與主要照顧者的互動模式的影響,那麼,我們就明白要改變確實並非一時三刻可以的事情。毋忘記,雖然「今日的我」從「昨日的我」之中建立起來,然而,勿以為這就是無奈的結局,因為「今日的我」其實也可以有能力幫助我們擺脫昨日的枷鎖的。
聖經告訴我們:上帝照著自己的形象、按著自己的樣式造人(創一26);詩人也提及到我們「比天使微小一點」、並有上帝所賜「榮耀尊貴為冠冕」(詩八5)。因此,無論在過去的日子裡,我們所經歷的是怎樣的一種體會,然而,讓我們擁抱過去之餘、卻又不致於否定這個「我」確實是有價值的、完整的,也是美好的。
隨事隨在的安全
Gordon D. Kaufman指出,人類的有限和失敗、罪惡與死亡,使人與人之間無法建立起絕對的安全聯繫;然而,上帝卻是一位隨事隨在、絕對可靠的依附對象。由此看來,我們之所以能夠從「矛盾」與「逃避」的內在運作系統、轉化成「安全」而穩定的情緒狀態,甚至可以有能力繼續對外探索世界、認識生命,乃是源於這位使我們得到安全保障的上帝將我們的生命徹底地改變過來。
總 結
雖然個人成長中早期的經驗許多時候影響著我們的「內在運作模式」,帶來了在未來處境中人際關係的困難、影響人際關係中的互動;然而,讓我們覺察這些生命成長的經歷、確認這些屬於我們的過去,卻又不致於陷入現實處境中的迷失之中、並且尋求上帝的憐憫與幫助,那麼,我們就明白到這些都並非甚麼無可改變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