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作天父的兒女》郭玉蓮姑娘
浪子的比喻,故事發展到父親為到小兒子的回轉,吩咐僕人設宴慶祝,因而令大兒子積壓在心底裡的不滿情緒引爆出來!
表面上我們看見「大兒子卻生氣,不肯進去」,[1]並指責批評父親和弟弟的不是,[2]很明顯他覺得父親偏心,認為弟弟奪取了他在父親心中的地位,因而產生妒忌。
這些負面行為和情緒背後,大兒子一直有一個未滿足的期望,就是他覺得應該得到父親的稱讚、嘉獎及寵愛。可是,父親對於他的勤奮、忠心和循規蹈矩好像視而不見,全無反應。這份失落的期望影響他的情感和觀點,覺得自己像父親的僱工,而不是兒子!
我們與人相處往往有所期望,關係越密切,期望就越大。子女期望父母關愛、學生或下屬期望老師或上司的讚賞、夫婦期望配偶的愛護和信任、知己良朋期望彼此接納及支持…這樣的期望是可理解的,如果能夠達成,當然是非常值得高興。然而,在這些關係中,實在難免會出現未能滿足的期望。尤其是每個人都渴求愛,當雙方都等待著別人施與時,兩者就會有所失了,倒不如冒險地向對方坦誠表達內心的期望,便可以化解誤會和避免積怨。如果大兒子早點向父親表白,相信早以消除心結。
另一方面,大兒子實在「身在福中不知福」,他生在一個富裕家庭,家中有僕人。另外,按照昔日猶太傳統,長子是承受父業,父親的一切都會交給長子打理的。正如故事中的父親說:「兒啊!你常和我同在,我一切所有的都是你的」[3],這是何等大的福氣。可惜他沒有感受到自己身在福中,只看到自己是一個僱工,沒有好好享受作父親的兒子。
大兒子給我們的警惕,就是要好好享受做天父的兒女。縱使我們在社會上一切的身份、名銜都會隨著歲月的過去而消逝,但始終不變的事實,我們是天父的兒女,就算我們垂垂老矣,甚至行將就木,所有的身份都變得無意義時,我們仍然是天父的兒女。
如何才可以享受做天父的兒女呢?從大兒子身上我們得到一點反面的提醒,就是(1)不用懷疑父親的處事方式,多欣賞天父對所有人(包括自己)那份測不透的愛;(2)放下奴僕的心態,欣賞自己願意服侍天父;(3)不要判斷自己比別人做得好、更優秀、理應得獎賞;(4)最後,緊記天父的話「兒啊!你常和我同在,我一切所有的都是你的。」,但願這句話彼此共勉,以致我們能夠自由輕鬆地去享受做天父的兒女,阿們。
[1] 路加福音15章28節
[2] 我服事你這多年,從來沒有違背過你的命,你並沒有給我一隻山羊羔,叫我和朋友一同快樂。但你這個兒子和娼妓吞盡了你的產業,他一來了,你倒為他宰了肥牛犢。(路加福音15章29~30節)
[3] 路加福音15章31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