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常,尋夢想」》譚漢陽
5月與一班青少年人一同參加總會舉辦一連三個星期三的「尋常,尋夢想」課程,起初以為此類課程皆是鼓勵年青人為主發夢,或是青少年導師要懂得與青少年人一起,幫助他們追求夢想,以致夢想成真,又或是建議一至兩個事工,激勵青少年成為一個有夢的人等等。
殊不知,三堂「尋常,尋夢想」比我想像中有深度,不是圍繞應做些甚麼才是有夢想的人(what to do to chase a dream),卻是和參與者一同思考甚麼樣的才是有夢想的人(being a dream chaser),一個關於人的本質問題,和人的終極關懷。
講員陳志耀先生提到,如果人只專注能否達到夢想,而忽略其他事情,當夢想達不到,固然感到挫敗、失落,但就算達到夢想,亦會感到空虛迷茫,只有再訂新目標,更高、更大的理想,來維持對生命的熱情和堅持。惟有夢想者反思、訂定正確的人生態度,享受追求夢想的過程,明白神同在的真理,才可以超越夢想的成敗得失,知道生命實在是神給我們最好的恩典。
想起使徒行傳二章16-18節中,彼得提到:「16 這正是先知約珥所說的:17 『神說、在末後的日子,我要將我的靈澆灌凡有血氣的,你們的兒女要說預言,你們的少年人要見異象,老年人要作異夢。」重要的不是他們說了甚麼預言,見到甚麼異象,又或是作了甚麼異夢,重點是他們經歷聖靈的澆灌,感受神同在的恩典,一種比以色列復國更實在的恩典,神的恩典不單在於結果,更重要的是過程。
講員還要參加者思考一些很有意思的問題:「今天的父母想兒女經歷些甚麼?」「你,作為兒女,想經歷些甚麼?」我想到今天許多父母拼命地將自己認為最好的東西硬塞給兒女──讀書環境是最好的,兒女能歌善舞,運動方面又經歷最有系統的訓練等,遊歷世界,以前自己沒有經歷過的,子女都體驗過了,結果如何?過去20年讀者文摘或其他不同青年機構做過很多有關上海、北京、香港、台北等地,青少年的自信心比較,無一例外地,香港的青少年自信心是所有城市中最低。問題出在哪裡?會否是父母看子女是自己夢想的投射和延續,事事為他們計劃,忽略了建立他們處事能力和培養他們的自信心?
想起最近明報專訪一位只有15歲的學生運動人物黃之鋒和他的父母,他們一家都是敬虔的基督徒,黃之鋒從小便跟隨父母探訪區內貧苦家庭,便產生了問題:「為什麼我過得如此豐足,卻有人生活艱難?」在中學時代關心時事,從而觸發他參與學運,他在傳媒面前的應對、他在網誌定期發表對政治、信仰的文章,有理有節,令人驚訝一位初中生竟可有如斯成熟的表現,記得記者問他的母親如何可以養育如此出色的兒子,她回答說:「我們是對生命認真的基督徒。聖經說,孩子是由父母托管一段時間而已,然後他就有他要走的路,我們真的是這樣相信的。」她的回答,值得我們深思。